关于分布式光伏介绍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网连接等部分组成。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核心部分,逆变器则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适应电网的需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农村、牧区、山区以及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业区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多种优势,如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能够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等。但是,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并网光伏发电站和离网光伏发电站。并网光伏发电站必须连接到公共电网,依赖现有电网运行;而离网光伏发电站则不依赖电网而独立运行。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电网承载压力增大、屋顶资源日益稀缺等。传统的集中式电站动辄几十万千瓦,甚至几百万千瓦,规模化的应用提高了其经济性。光伏发电的模块化设计,决定了其规模可大可小,可根据场地的要求调整光伏系统的容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容量在数千千瓦以内。与集中式电站不同,光伏电站的大小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对其经济性的影响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统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比大型的低。 污染小,环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在发电过程中,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但是,需要重视分布式光伏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利用清洁能源的时候,考虑民众对城市环境美感的关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局地的用电紧张状况。分布式光伏电站在白天出力最高,正好在这个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最大。但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屋顶的可利用面积直接决定了项目规模的大小,而规模效应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运行成本和收益。如果建筑物的所有者在自己的屋顶建设项目,采用现有工人代维的方式,不设单独的运维人员;项目所发电量直接被使用,收益不需要分享。这种情况,规模小点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电力局开展投资项目,就必须要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规模效益、后期运维、收益分享模式等因素,进行项目收益测算。可利用面积时,要充分考虑女儿墙、屋顶构筑物和设备的遮挡。我曾见过女儿墙约1.5m的屋顶,周边都是广告牌的屋顶,布满中央空调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屋顶。年份越久的屋顶,可利用面积的比例越少。一般1万m2的可利用面积,彩钢瓦我会按800kW考虑,混凝土按600kW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太高的建筑,是不适合安装的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单体面积大,越高风荷载越大,并没有说多高以上的建筑不能安装,但高层建筑上安装,一定要充分考虑风荷载。


zt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