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气候效应模拟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由国家气候中心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研发的“陆上集中式光伏电站气候效应评估的中尺度数值模拟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方法充分考虑光伏发电影响,具有计算高效、可移植性强等特点,有效改善了天气气候数值模式对光伏电站区域地表太阳辐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关键要素的模拟性能,既可对已建光伏电站的气候效应进行后评估,也可对拟建电站的气候效应开展预评估,为气候友好型电站的规划选址提供科学依据。该专利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规模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的气候情景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解决了大规模光伏电站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技术,模拟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广泛用于我国三北地区的大规模光伏电站气候效应评估,为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和气候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方法指导,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zt2.jpg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具有无噪声、无污染的特点;太阳能资源没有地域限制,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与其它新型发电技术(风力发电与生物质能发电等)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点。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照耀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当前耗费的能量大6000倍。并且太阳能在地球上散布普遍,只需有光照的当地就可以运用光伏发电系统,不受地区、海拔等要素的限制。太阳能资源到处可得,可就近供电。不用长间隔保送,防止了长间隔输电线路所形成的电能损掉,还也节流了输电成本。这还也为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在输电不方便的西部大规划运用供应了前提。是直接从光子到电子的转换,没有中心进程(如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磁能等)和机械活动,不存在机械磨损。依据热力学剖析,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技术开拓潜力宏大。太阳能光伏发电自身不运用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和其他废气在内的任何物质,不污染空气,不发生噪声,对情况友爱,不会蒙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不变而形成的冲击,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文章来自转发)